十八載不離不棄,用行動詮釋“親情”
時間:2016-02-18 17:27 來源: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:青青
他是萍鄉(xiāng)工務段泗汾線路車間黃圖嶺工區(qū)一名工長,是班組的兵頭將尾,是守護安全暢通的排頭兵。他數(shù)十年如一日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妻子,不曾有過一句怨言。十八年的光陰歲月,六千多個日日夜夜,承載著一段催人淚下的經歷,呈現(xiàn)著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。他,叫曾愛良。(2月16日 搜狐網)
筆者有幸看到“一位背了十八年癱瘓妻子的鐵路漢子”這個故事,相信看過這故事的朋友一定觸動很深,不禁想問:到底是什么支撐著他堅持了這么多年?如何才能把無盡的苦楚化為堅持的動力?為什么老天爺不能好好眷顧一下這位硬漢?也許是造化弄人,讓這位鐵打的硬漢嘗盡了人生的苦辣酸甜。在筆者看來,這位硬漢身上透露出的是一份“柔情”,一份把親情詮釋得淋漓盡致的“柔情”,正是這份情意,讓他撐起了這個家。
都說親情像一處避風港,在人生坎坷的際遇中,為你提供關愛和呵護;親情像一盞永不熄滅的長明燈,在漫長的黑夜里,為你指引前進的方向。人們常說:人生最大的債務就是“親情債”,一輩子都還不清,更道不明,而人世間也正是因為擁有親情這東西,生活才會充滿愛、充滿歡聲、充滿笑語。平日里,只要您用心去體會、用心去觀察,其實生活處處都有親情在。
“男兒有淚不輕彈,只是未到傷心處”。相信每一位鐵路人都明白什么叫責任?什么叫擔當?鐵路的工作性質將每一位職工磨練出了有責任感、能擔當?shù)钠焚|。歲月過得很漫長,但這種優(yōu)良的品質卻早已牢牢扎進這位硬漢心中。一邊要按時的開展工作、從不敢懈怠,一邊還要照顧年邁的養(yǎng)母、病重的妻子,如果沒有責任感、不敢擔當,又豈能做到十八年如一日?不為別的,就為他身上的這種精神,我們就應該好好學習。
十八載的不離不棄,這位硬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叫“親情”;他所在的鐵路單位及時給予他幫助,詮釋了什么是“對職工的關愛”。這個感人的故事告訴我們:困難路上不應該讓英雄獨自前行,贈人玫瑰,手有余香,行善積德,何樂而不為?硬漢用十八載詮釋的這份“親情”,值得每一位去學習,去珍惜!文/鄧力
投稿郵箱:chuanbeiol@163.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:http://m.sanmuled.cn/